悄悄地問自己.tif  

 

    因此,在這裡我們瞭解到「菩薩」,並不是說我現在修大乘法門,我就是菩薩。如果你的心與你的行為,沒有辦法配合六度與慈悲心,那麼這一切都是空談。反過來,雖然你沒有修行大乘法門,可是你的心與你的行為都是利益眾生為出發點,甚至於用無我利他的這種精神在做布施,如果真的能夠這樣子,不管他懂不懂佛法,那麼這個人就是大乘菩薩的示現。經典裡面記載了很多這樣的故事,譬如在很久遠以前,有一位出身很卑微的妓女,在偶然的機緣中,看到了一個臨盆的產婦剛生下嬰兒,但是因這戶人家實在太窮了,窮到沒有任何的東西給這位新生嬰兒吃。妓女看到這種情況,她馬上毫不猶豫拿了一把刀子往自己的乳房刺下去,她想用她的乳汁來餵這嬰兒,也許她是很衝動,甚至也戳不出奶來,可是因為她有這樣子的一個念頭,有這麼一念仁慈心與慈悲心,所以這妓女後來也成就了果位。


    另外在過去佛陀的時代當中,在舍衛國的一個小城裡面,住著一個很貧窮的女子,這個女子因為沒有能力賺錢所以很窮,吃飯也是有一頓沒一頓的。因為窮的關係連洗澡都無法洗,衣服也都是破破爛爛的,只可以稍微的遮蓋住自己的色身而已,因為這樣的緣故她滿身臭味,弄得城裡的人看到她,就如同瘟疫一般的躲開她。佛陀知道後,於是有一天帶著弟子遊化時,順道去探望這女子。佛陀到了她住的地方後
問她:「你目前最需要的是什麼東西?」這位女子就對佛說:「目前最需要的是食物,吃的東西。」於是佛就馬上命令阿難布施東西給她吃,這女子因為太久沒有吃東西的關係,忽然之間得到食物以後非常的高興,後來沒有多久她就往生了。往生以後她的神識跑到天道了,因為她與佛有這樣的殊勝的因緣,她就常常從天上下來供養釋迦牟尼佛,並且常常來聽佛的開示,所以她到最後也悟得了正果。我們從這個例子當中,看得出來這種布施,不但沒有絲毫的做作與勉強,相反的,都是應眾生之機與需求。那麼我們知道,以佛陀的這種尊貴,佛陀不但沒有去躲避這女子,甚至於還主動的去接助她、去關懷她,就如同自己的親人一般去體會她的需求,這樣子的行為才算是真正所謂的「菩提心」。


    我們有時候觀察自己的心量,會發覺自己實在是很卑微、很汙穢、很可憐,老是有比較的心、老是有分別的心。為了要讓生意好,就會想盡辦法去巴結與自己有利害關係的客戶,如果看到稍微比自己差的眾生,我們就鄙視他,甚至於還批評他、恥笑他,認為他們不夠資格與自己為伍。我們看到比較粗糙的食物就難以下嚥,看到路邊攤的衣服就認為這些是次等貨,太便宜了,穿在自己的身上沒有水準,諸如此類等等太多太多的差別及分別心,隨時在日常生活當中伴隨著我們。隨著這種世俗心、分別心的滋生,我們的慈悲心、菩提心將會漸漸的萎縮,漸漸的消失掉;同時會越變越市儈氣,會越來越具有侵略性、自保性,自私自利,在心裡面,只有自己沒有別人。我們在聊天之中,每個人所使用的字眼最多的一定是與自己有關係的,自己的子女、自己的配偶、自己的薪水、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前途、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衣服⋯等等。絕對不是談論到別的眾生疾苦、或者心裡的困難,或者是如何去幫助別人,或者要怎麼樣去開導他們,讓他們去接觸佛法等等。這些差別這麼大,這個就是人性。人性就是世間法,世間法裡面我們所說的眾生的心,眾生的心如果沒有經過佛法的洗滌轉化以前,所作所為也都只是業力。如果要眾生能夠有菩提心、菩薩行,就要先能夠化迷為悟,否則與他們談所謂「利他」也好、「同事」也好,都是多餘的。---摘錄自P.88- P.92

 

每週三讀書會-🌟身心靈饗宴,名額有限,有意參加者,速速報名!💨
現在就填寫 ➡ :https://goo.gl/IxzVaG  

 

最新暢銷榜冠軍鉅作《重生--生命中都必須有一次》:http://goo.gl/88PVKf
 
 
感恩留言/分享,歡迎來FB主頁按讚訂閱!

尊重版權,圖文請勿重製或修改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王薀先生 心經 菩薩
    全站熱搜

    王薀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