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開心.002.jpeg
 
 
  我非常喜歡禪宗祖師開悟以後的一句話,請各位一定要經常地去思惟它,這句話就是:「任它境界萬千,只覺胸懷一片。」多有氣勢的一句話!這句話非常受用,我很多次碰到障礙,心裡面堵住不舒服的時候,通常是這句話幫我打開了心境,所以這個很有加持,把它當作咒語念,念久了,心境就完全不一樣,知道嗎?
 
  「任它境界萬千,只覺胸懷一片。」這是何等的氣概!何等的灑脫自在!對不對?現在是經常境界萬千,有些根本沒有境界,是你把它弄成境界,很奇怪,根本不是境界、根本不是煩惱,是你的妄想!所以記住這句很受用的話,我二十幾年來也是都靠這句話支持下去,要不然人世間太多太多的煩惱,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一樣,真的能夠看開的人實在太少,包含我們修行學佛這麼久,有時候碰到了一些事情,如果沒有真正去觀照,有時候也會走不下去,這個很重要。所以善知識開悟見性以後所講出來的偈語,有時候可以用來幫助自己度過心裡面的一些障礙跟徬徨。有情,的確有時候跟無情是一樣。
 
  像我們傳承祖師裡的一個仁波切,他在修「吽」字的時候---過去修大圓滿都要先從「吽」字開始觀想。他的師父用黑色的墨幫他寫一個「吽」字在木頭上面,放在他前面三公尺的一個樹木上面,叫他每天就是看著那個「吽」字,藏文叫Nada,要他從下面那個勾勾開始觀想,觀想到最後的⋯⋯。當他開始初步觀想、全神貫注的時候,那個「吽」字會跑,會往上慢慢爬。當他出關的時候,發現整個樹上全部都像毛毛蟲的「吽」字,他覺得這個是不是妄想?靠近一看發現真的都是毛毛蟲!他不相信,又聚精會神地觀想了三個月,最後當他要歸入到空性的時候,那個Nada變成火焰把整棵樹都燒毀!這個是很有名的一個修大圓滿禪觀祖師真實的故事。
    
  這個事情告訴我們什麼?修行主要的重點來自專注力,你的專注力如果夠,就會達到止觀雙運這樣不可思議的地步。很多人修內觀(即毗婆奢那),毗婆奢那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我們攝心。像泰國、緬甸這一帶的國家,他們的修行方式分為兩種,坐禪跟行禪。坐禪跟行禪怎麼分?怎麼樣去修入到止觀雙運呢?比如說我們以行禪來講,兩腳與肩同寬呈八字形,當你開始要走了,你的手首先要慢慢地提起來放在你的腹部,當我們呼吸接觸到腹部的時候,它會動,這個叫「觸」;接著你右腳開始走,右腳開始走的時候,你自己心裡面就要默念。
 
  現在行禪多半都是在室內,過去小乘的和尚行禪是在荒郊野外進行,而且打著赤腳,現在冬天每個人開暖氣還穿襪子,你修什麼行禪呢?他們是在荒郊野外,下雪也一樣打著赤腳在走,那都是碎石子路啊,你的腳踩在地上的時候痛不痛呀?他們走的時候,先右腳走,自己要暗示右腳,左腳走的時候要暗示自己左腳,你懂嗎?小乘的修法是這樣子,然後轉彎的時候分三次四十五度角轉,然後再轉回來,重新再這樣子,然後手慢慢提起來,手放在前面也可以,你不行的話放在背後也可以。這是什麼?這是專注。
 
  打坐也是一樣,他們坐禪有動、靜兩種,行禪跟坐禪。坐禪也是一樣,兩種方法,一個是放在這邊開始,然後另外兩隻手放在膝蓋這邊開始,最後再回歸到這裡;然後你的呼吸自己要很清楚,身體的觸覺自己要很清楚,然後動作時心裡默念這個動作的名字。他們的坐禪跟行禪是這樣子。不管小乘跟大乘,修行禪,主要是培養專注性。現在慢慢變成有「馬哈希」這些禪法,不管什麼樣的宗派,不管你用什麼樣的法門,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有專注力。

     

 

節錄自《現代人的藥師經4》P35-38

 

想看更多嗎?《現代人的藥師經4》:https://goo.gl/n8f3XS

 

作者:王薀老師(臉書專頁Line@ 加好友instagram影片實際教學

參研中外哲學、心理學及各派理論學說,並涉獵東西洋各式繪畫技巧、音樂、占卜、氣功、瑜珈、健身等。曾受聘為諸多企業之管理顧問、各類暢銷書作家。著有跨類別著作等三十餘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鼓舞現代人心,是一位融合東方文化傳統精髓,及現代西方世界觀的心靈導師。

已出版著作如下:

心理勵志類-《發現生命的曙光》、《重生-生命中都必須有一次》

人文史地類-《力量-重生之後》

健康生活類-《靜坐-這一檔子事》、《靜坐這一檔子事2-導引功法》

人文科學類-《隱藏在心經背後的故事》、《這,也是金剛經的重點》

華文創作類-《茶堂》和《阿賴耶之人狐傳奇》

arrow
arrow

    王薀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