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tterstock_570909496.jpg

 

  由於滕王閣是一所歷史上極為著名的宅府,再加上所處地緣獨特,歷朝以來著名騷人墨客、文人雅士都曾為之賦詞著文,例如韓愈和明清各代文人皆有讚文撰寫。這座滕王閣雖然歷經二十幾次的修葺,期間也遭逢過數度祝融之禍,但在中國歷史上始終占有絕對的地位,特別是在文化和藝術上,影響後世至深。

 

  這座位於南昌,極為鮮明的地標建築,雖然歷經無數次的翻修和修造,但只要是中國人,幾乎都難以忘記當初為滕王閣做記錄和描述序文的那位神童——王勃。王勃當年寫《滕王閣序》時,才十四歲不到的稚齡。關於此文落成,前後歷代各有軼聞傳說不輟,大抵所說王勃隨其母舅從遊時,逢一老者,容貌衣著異於世俗。王勃知其為神人,於是拱手作揖,聽其所示後,如有神助般,著就序時無法自已,行雲流水。

 

  當時與會之眾多是仕紳名流、王公高顯雲集,那時的府帥見王勃為一黃口毛孩,睥盼之,令人授以筆墨。王勃一副初生之犢,無視於席間一切長者,不假思索出筆頭兩句寫道:「南昌古郡,洪都新府。」府帥看了之後搖頭笑笑說:「這不過老生常談!」接下來又有人來跟府帥提報王勃所書下句「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府帥也不以為然地說句:「這只是故事而已。」就這樣子洋洋灑灑,觀者從剛開始的藐視到最後的嘖嘖稱奇,是王勃寫到了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府帥再也遮掩不住內心的澎湃,不顧自己的身分,大聲地說:「此乃天才也!」

 

  上天似乎對於天縱之才有時也無法給予特別的眷顧,東方的王勃恰如歐洲的拿破崙和希臘的亞歷山大。亞歷山大雖然只活了三十二年,但是他不到三十歲時,已經征服了全世界大半的版圖,最後英年早逝於巴比倫,飲恨於終身無法占領阿拉伯的偉業。拿破崙也是來到這個世界上,示現平地一聲雷般稍縱即逝、火光電石、短暫的一生,死的時候也才五十二歲。但是在縱橫歐洲的時間裡,他鐵蹄所到之處,幾乎所有的人畜都會為之心悸。

 

  難道說天下的天才及雄才只要才氣稍微過顯,就會遭天所嫉嗎?王勃從弱冠時就被掛上神童的美譽,十歲起只要睹物,他便能七步成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及起伏,年少時的生平事蹟幾乎到處被傳頌,成了傳奇性的人物。就連他所寫的詩也可以降伏水神,救人於難,連神人也可以為其助行,成就了《滕王閣序》一文,十六歲就以一首頌文當上了朝廷的官吏。

 

  他的人生本應該至此開展出閃爍燦爛的史篇,不料原本無意所寫的一篇感恩之文,卻觸怒了唐高宗,從此以後,王勃的一生頓時從雲端跌入到無底的深淵之中。二十一歲時,落魄流放在外的他,本來想要為自己的人生爭取到另外一次的春天,沒想到因為一件殺人事件,王勃被判了死罪。雖然事後運氣好,被改判有期徒刑,但這個紀錄就夠他黑了大半生。在這段黑暗的日子裡,連他最鍾愛的父親也因為連坐,被遷往鳥不下蛋的地方,永無出期。或許來自於稚齡時對於《易經》下了極大的用心,在王勃落魄潦倒、慘澹的過程中,唯一伴隨他的就是滿腦的爻數和了然於胸的《周易》章節。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某一天活該他應轉運,一晚孔夫子親臨夢中,對他提示了幾句話。從此以後他文思泉湧,靈感不斷,寫出了多篇曠古爍今的《周易》奇文,這對日後研究卦術的學者有著莫大的助益。除此以外,他也沒有因為自己的遭遇而放棄自己,或任由造物的作弄而自暴自棄。他反而在這段期間,專心潛修於道教和佛教,並藉此讓這位慘綠落魄的少年得以從經史黃冊中重新點燃了對生命本始的熱情。也因為如此,王勃的一生中,無論是在道教或佛教方面,都留下了極多啟發人性、啟聵發聾的文章,讓許多徘徊於人生十字路口上的人都重新有了方向及正確的方針。

 

  王勃雖然落魄了很長一段時間,但由於他的達觀和樂天知命的個性,他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志向。後來唐高宗在偶然的機會裡,看到了他那篇《滕王閣序》的奇文,唐高宗邊看邊拍案叫絕,召來身旁的執事太監說道:「國中有此奇才,是國之大幸!從前是我眼昏看錯了,趕緊召他入宮來見我。」唐高宗怎也沒想到的是,這位天才早已不在人世間。

 

  王勃以他一身的才學,雖然因為年少輕狂和無知,得罪了當朝,冒犯了天子,再加上命運的作弄,令自己繫上了死罪,但在監牢中的那幾年,他從未停止過創作及思考國家的興盛之道。他經常引用《周易》裡面的卦理勸人行善,同時也撰寫了佛道相關的警世詩文來造化人心,匡扶鄉里,不會因為成為階下囚而自怨自艾,或和囚友同流合污。值逢大赦,他也不會一時忘形,放浪形骸於外,反而更汲營於勸人向上從善的志業,這便是不簡單的一件事情。

 

  現在我們無論在聽貝多芬當年所寫的交響曲或鋼琴協奏曲,還是聲樂方面的作品,完全無法聯想到這是一位耳朵有殘疾的音樂家所寫的曲子。但是實際上貝多芬在他三十出頭歲的時候,健康上的頹勢一直侵擾著他,加上藝術家浪漫不受拘束的個性,增添並且加速殘害了他早夭的命運。那段時間他身上感染了諸多病疾,包含不為人知的隱疾,但他不會因為這麼多的惡疾纏身就放棄了熱愛的音樂,反而比過往更加融入賣力,用他多感的心去傾聽生命所創造出來的聲音,也因此創造出多首流傳千古的不朽之作。例如〈歡樂頌〉,可說是以創世紀的方式把古典音樂最具有靈魂的樂章表達得淋漓盡致。他也因為疾病帶來了自省式的謙卑,進而發展出另類悲天憫人的創作特色,為他後期的創作注入了大股的正面能量。所有的人聽到他療癒的樂章時,不自覺地都會從內心深處喚起如陽光般的熱度,再低迴的人也會藉此獲得了喚昇,再混濁的心也會因為聽了他清淨聖潔的旋律而獲得淨化,從中尋找到正面的道路。雖然最後他全身充滿了病痛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他創造音樂的生命卻永垂不朽地遺留人間。

 

 

 

作者  :

參研中外哲學、心理學及各派理論學說,並涉獵東西洋各式繪畫技巧、音樂、占卜、氣功、瑜珈、健身等。曾受聘為諸多企業之管理顧問、各類暢銷書作家。著有跨類別著作等三十餘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鼓舞現代人心,是一位融合東方文化傳統精髓,及現代西方世界觀的心靈導師。

出版著作如下 :

  • 心理勵志類-《發現生命的曙光》、《重生-生命中都必須有一次》
  • 人文史地類-《力量-重生之後》、《絕對》
  • 健康生活類-《靜坐-這一檔子事》、《靜坐這一檔子事2-導引功法》
  • 人文科學類-《隱藏在心經背後的故事》、《這,也是金剛經的重點》、《觀音-最具丈夫相的女性》
  • 華文創作類-《茶堂》、《阿賴耶之人狐傳奇》 
arrow
arrow

    王薀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