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茶道因緣多少和我早年所接觸的師長有關,道家的師父是四川成都人,求道於青城山,師尊於台時間幾乎每日口不離茶,漸漸地受師尊薰陶久遠的緣故,也從品茶之中黯解了不少大道的真諦,後來禪宗的師父,揚州人,老和尚在天寧寺時便有品茶的習慣,我心裡想,中國的禪許久均有受到禪宗唐宋時期開悟禪師公案的影響,比較有名的便是趙州禪師。趙州禪師是位開悟禪師,接引弟子手法犀利,而且善舉日常生活中周遭事物為應機觸題之方便,某次有幾位到處參訪尋求開悟的出家眾來到了趙州禪師住錫的寺院,趙州禪師均不回答他們所提問的任何問題,劈頭就問其中的一位法師:「過去有沒有來過這裡?」那名法師如實回答說:「過去沒有來過。」趙州禪師就請他:「喝茶去!」接著趙州又問另外一位法師:「從前有沒有來過?」那名法師便回答趙州說:「從前有來過。」趙州也沒有任何的其他回答,也直接地告訴他:「喝茶去!」在一旁的陪侍看到這種情況,心中頗為納悶,接著他也問趙州禪師:「初來乍到的法師您請他去喝茶,我可以明白,可另外一位法師從前就來過了啊!師父為何也請他去喝茶呢?」趙州禪師什麼話都不回答,猛地裡叫了一聲這名執事的名諱,這執事連忙應聲,趙州禪師還是那句:「喝茶去!」趙州禪師所住錫的寺廟柏林禪寺出過不少高僧,玄奘大師、月溪法師都曾經在此莊嚴住錫過,但其中最受後代熟悉的便是趙州禪師,佛門弟子均稱趙州禪師古佛住世一百二十年,被追封為真濟禪師,目前還有他的舍利塔傳世。


  除了趙州禪師之外,中國的禪宗祖師提倡和茶相關的再來就是宋代的圓悟克勤禪師,這位祖師了不得,至小諸子百家無不精通,出家悟道之後接引眾生的手法別於他師,善用個人因緣逗機而教,處事接物自有風華,再加上舌底蓮華、才氣縱橫,因此度人無數,許多弟子聽完他一席話之後習性大改,常常有人形容說法師令人哭、令人笑,自在無礙,言語之間均可以令人動容,因此在當時上至貴冑,下至走卒,無不趨之若鶩,所以寺廟經常人滿為患,等著禪師的開解。據說在他所主持的寺廟,四十年當中沒有任何一位和尚違反過纖毫的戒律,可見道德感人之深。令人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出家五十多年的住世期間,當他圓寂時相當地瀟灑自在,火化獲得五彩繽紛的各色舍利子數不盡,舌頭栩栩如生、鮮紅如蓮。過去我禪宗的師父便極為讚嘆推崇這位祖師的著作,從老和尚處獲得語錄數部,最重要的是《碧巖錄》,我多年來展讀再三,均有小得。
  

  圓悟克勤禪師他在湖南住錫期間,在這二十多年裡,他體悟到了茶和禪密不可分的真諦,甚至於從喝茶之中體會研發出不少開悟的茶詩,在當時也有遠從各國兒來的和尚追隨在他的座下習禪,現今日本在茶禪一味的推行上如此地風行,這都全然源自於圓悟克勤禪師的教法有關。目前圓悟克勤所書寫和茶相關的真跡有多幅,據說已經成為日本的國寶,保留在不同的禪寺之中。
  

  我因為習禪和好茶成癖的緣故,自然多年從佛教的歷史上及傳承中尋找到了和茶有緣的大德祖師,例如日本著名的國寶禪師最澄和尚,他也是東密著名的祖師,並且也是日本天台宗的始祖,於唐代時和空海等著名和尚來中國求法取經。在日本和茶業相關的資料當中有記載,當年最澄和空海來中國學習佛法時,因緣之故也接觸到了中國的茶文化,最澄深入研究之後,深深地被中國的茶給吸引住,並且也認為茶有助於參禪、悟道,於是他就帶了一些茶種回日本種植。後來在往後的中日佛學交流頻繁的過程之中,也有不少的日本和尚在中國不同茶葉產區陸續帶回了不一樣的品種在日本種植,到了宋代圓悟克勤的日本弟子榮西和尚不但帶回了中國茶,窮其一生不斷地研究中國的茶道及茶葉,還用中文出版了影響日本整個茶道思想的茶書,在這個時期中國的茶道普遍盛行在整個日本民間和寺廟,從此榮西和尚被奉為日本茶道第一人。榮西並且根據宋朝當時大流於民間烹煮茶葉的方式,那種方法是不必經過萎凋等程序的飲茶法,那種方式極為特殊,和現代人品茶的方式截然不同。宋朝的人喝茶很注重第一泡茶,認為那是整個茶精的最精華處,有益於養生,宋人對於好茶葉的判斷是用沖泡之後茶末分佈多寡和濃稠度來決定,沒想此種宋代點茶的模式,讓最澄等日本和尚帶回日本流傳之後,竟然形成了今日的抹茶文化。
  

  明代有位頗為著名的文學家李維楨,此人在當朝曾經官至禮部尚書,負責編修重要史錄,如明史等的參編,李維楨平日裡好與拙流羽士往來,特別是和幾位方外高人齊聚一室,竹爐之側烹煮龍井,抑或閒來無事杯茗在手,坐看落花流水,有時徹夜未寐,孤燈之下陽羨名壺磨搓其掌,平日裡更是松蘿千杯不斷水,由於李維禎所處的環境以及所交的名流,那段時間裡藴育出他對茶道精深的涵養,令他感覺生活中最充實的便是他認識到了當時的高僧大方和尚。這大方和尚是明代初年著名的茶僧,不僅懂得飲茶,更懂得植茶,他對於製茶有獨特的方法,有別於傳統,後人管他的茶叫做松蘿茶。後來還有一位當官的叫做龍膺,他是當時非常有名的戲劇專家,著有不少傳世戲曲劇本流傳於後代,日常裡也喜好禪道,更熱愛飲茶,經常攜帶茶器流連於名山古剎之中。當然他必然會以當時的名僧大方和尚有所往從,這在他的著作中都有清楚地描述,龍膺後來還得到了大方和尚親自授與獨特的松蘿茶製作的工序,但是從後來的茶史資料中說到,大方和尚個人在炒茶的時候是用一只銀質的大鍋炒茶,是否此種製茶的方式秘方之中還附帶一定要有銀鍋的材質炒煮才會有其特色,這就不得而知。
 

  清代至民國飲茶的風氣仍然是大興未艾,且茶道仍然盛行於禪寺之中,據我個人所知,當代僧人之中我所聽聞的就有數位名僧均有飲茶的習慣,一方面可能是應付來訪的信眾,一方面可能是早年在內地寺廟早有的風氣與習慣所致。至於道家方面,喝茶的風氣與傳承也並不遜於佛家,我早期在道家師父學道時,便多次聽聞師父說到他的家鄉有位道長極為著名,當時的人都稱他為甘露大師,俗家的名字叫做吳理真,他被封為甘露真人主要是他曾在蒙頂山種植了七株茶樹,所培植出來的茶葉細長氣香,水質甘甜清冽,湯色碧黃如琥珀,而且烹煮茶汁倒於杯中飲用時都有股香雲氤氳杯頂,歷久不散,令人嘖嘖稱奇。原來要製成如此的仙茶端賴於吳理真日夜不停地跑遍所有的山頭,也把所有的茶種不斷地試驗鑽研之後,尋找到了蒙頂山的某一處,認定此處的土質和環境是最適合生長培植的處所。
 
  據說後來吳理真所栽植出來的茶葉,遠近鄰里只要有人頭痛腦熱、疑難雜症,飲泡多次之後,都能獲得奇蹟般的痊癒,因此吳理真茶仙的名號不脛而走。根據歷史上的記載,吳理真因為平日裡無有一日不飲茶,後人記載到他年紀很老的時候,一般人看到他時,外貌給人家的感覺始終停留在三十出頭歲的年紀,而且頭髮如墨一般的黑,因此當時的人都認為他是因為長年喝茶所帶來的效益,可見飲茶對於中國人來說,確實是具備有養身、祛病、長生不老等諸多好處。當年我印象極為深刻,道家師父幾乎天天都沏茶,他的接待室裡是日本式的斗室,有一矮几,矮几的後方有一玻璃櫥櫃,共有六層,這其中每一層之中都井然有序地擺設不同型制和色澤的茶壺,一眼望去數十把名家的茶壺便兔起鹘落,躍然在我的眼前,當時對於茶道品茶茗器等尚屬門外蒙漢,等日後稍有接觸才知道這些名壺的製作者均是陽羨宜興一時之大家,壺群之中大的有提梁,和油桶壺等數把穿插其中,道家師父說這種壺身像汽油桶的茶壺是那個年代很流行的型制,過去在流行有飲茶館的年代裡,有喝茶的人幾乎都會有一把這種壺隨時可以提拎著到附近自個兒喜歡的品茶館裡邊飲茶,一時之間大流其行並且也造就了飲茶人士相互比較的心態,別看這造型簡樸對於壺藝師本身而言可是一門功夫,這壺身在外型上是要製作到壺滿筆直,這就牽扯到製作過程時泥土本身的濕度,要拿手捏得恰到好處,特別是在出水口相關的壺頸區域,土不能太厚也不可以過飽,否則整把茶壺看起來比例就不美了,這種愈簡單的茶壺愈要注意到整把壺的精神以及線條,再來就是茶壺的頂蓋上邊的氣孔以及頂蓋上面的線條也極重要,必須做到溫潤渾圓而不失氣蘊,師父說這把壺是當年他的俗家大哥用了黃金不曉得多少兩去換得的兩把壺其中的一把,作者是裴石民在當時已經享有盛名都把他的壺藝比作過往的陳鳴遠,另外師父還有一把他的《獅球》壺藝之巧奪看了令人神往,我在師父允許欣賞把摸的機會中,我從這些五顏六色的茶壺裡體會到了中國藝人們他們的專精和毅力其實這也是另外一種的修練,就譬如說我曾看過的菱型壺,經過沖泡和歲月的洗禮整把壺身已經把玩到包漿完整,菱花上頭的凹凸有致的曲線及紫砂溫潤可鑑的毛細孔上紋理清晰可見,重要的是每個菱片和距離以及和視覺感官上的流暢度都必須要井然有序分毫不差,這就不是大師的火候功力問題而是從頭至尾都可以感受到那股滴水穿石般的集中專注,這和禪定止觀似乎是可以畫上等號。
  
  道家師父似乎有種傳承上的習慣,他說早年他在青城山習道時在練功之餘他的師父也都會煮茶論道,師父說在那段時間裡反而他的道功大進從前,師父從其中體會到許多平日裡搜索枯腸無法理解的問題,再和師尊茶敘之間竟然豁然開朗,興許師父從前人的獲益之中也希望從煮茶論道的過程中讓自己的弟子也如往昔的他有所獲得,這種如古人一般封妻萌子,望徒成器的胸襟及令人仰望的崖岸卓絕的氣度對往後的我有極大曉喻輔助之效,在那段練功休憩空檔有幸可以聆聽師尊的教誨隨著水氣裊裊,茶香繚繞,師父瀟灑俐落執壺談笑的風雅以及一杯佳茗,一只成化古瓷杯,啜飲入喉回甘甜冽充斥整個口腔之間的茶氣至今猶存,古今多少丹今史冊人物多少個夜月裡輕揚悠遠地遠今交互無限繾綣不捨之中與師話別。
 

  在無數次的茶敍中,師父隱約會講到他個人的出身系來自於儒、醫傳世的家族家中七代均是名醫,自小耳濡目染雖然師父日後沒有懸壺濟世但對於膏、丸、藥、散、銀針、艾灸⋯⋯均通達無礙且門徒之中中西名醫不乏但也都請益於座下,自小家世富庶且往來均是鴻儒文人雅士富商名流,祖父輩更是頗享盛名的儒醫,因此經常針下救人起死回生的事蹟頻傳於民間,且晚年多是義診不取分文,師父曾經取出一把清朝道光年前著名的書畫家陳曼生所製的壺,壺身底下清晰可見的阿曼陀室印戳可以確定,壺的兩側均有銘文,字體便是陳曼生的字,據說這把壺的來歷便是祖上用家傳秘方救活了一徽商,對方家族銘感五內之下,饋贈了這把曼生壺,傳到了家師手上。這陳曼生是頗有來歷的一位藝術家不但能文又擅畫,所寫字體清奇蒼勁獨樹一格在當時的西冷八家之中是最受人敬仰的代表,曼生壺所說的便是陳曼生的自創十八種不同形制的茶壺,無論是石瓢、提梁、葫蘆,井欄,漢瓦⋯⋯壺身都刻有文體別樹一旘,無論是布局或題文都會給人鎸永舒適的感覺,亦或視覺上、藝術上、實用上都是宜興茶壺中不可多得的聖品。
 

  有時對於家師由衷地感佩交並的原因是來自於他擁有一身的才學,他記憶力連我們年輕一輩都無法望及,我想應該是他年輕時求道下了極大的苦心,整本《參同契》他幾乎爛熟於心,有任何丹經上的問題請示,他都可以立馬指道說徑地整段原文背說出來,屢試不爽,在那個年代裡,在台灣無人通曉《黃庭經》,而師父卻可以輕而易舉地把《內景經》、《外景經》一邊朗讀、一邊說出了自己的解釋,從頭至尾都不需要拿著書本解說,這令我極為佩服。至於武功方面,原本以為師父注重內丹、靜坐,在一次茶敘裡約莫有七位同道在場,師父邊泡著茶,邊招呼著大眾,那次的茶話裡似乎說到了一段他當年在青城山碰到了一位劍俠,傳授他兩種器械,一種是青城山不傳的陰陽七星劍和驚虹劍,另有一套武器的套路是十二節的鐵鞭,師父說到陰陽七星劍和驚虹劍的套數是有一位俗家道長長期傳授於他,那時每星期相約一次在天師洞,用了半年的時間,把這兩套器械功法全部傳授於師尊。師尊說這位道長是一位雲遊老道,恰巧因緣和合,那年遊方參道於青城山,碰到了龍門派閔一得的後人,授以金丹之法,於是才多逗留了一年有餘,師尊回想這些都是因緣,難怪當年拜於師尊門下時曾多次看到師尊的丈室裡,牆壁上掛有兩把外型極有氣勢的木刻鑲金寶劍,但又不敢多問,只能有時抬頭仰望,至於所說的十二節鐵鞭就從未有緣目睹過。
  
  在往後的日子裡,我和另外三位較我早進的道兄多次央求師尊傳授器械之術,師尊均用慈悲的笑容帶過。一年的正月初九,每年一次的拜斗壇法,法會圓滿之後師尊帶大眾均離去時,找了我和另外三名同道留下來,此次師尊未經我等徒眾的央求,從丈室裡取出了那把長年伴隨於側的寶劍,師尊說這把劍統稱七星劍,但是師尊的這把劍上並沒有釘上一般七星劍的銅釘,但形制、長度、工法都是依照七星劍一般鑄成,原本七星劍的用途是在法壇上制法才用,幾乎符籙派的道士都用為鎮身、鎮殿、鎮寺而用,這把劍據說是師尊後來和那位老道分手前,那位俗家道長同他說:「修道重要在求真返聖,現在我以內丹為重,這件反成累贅,你我有緣,就贈與你吧!」這是傳授劍法的道長最後同師尊所講的一段話。師尊從此以後如獲至寶,因為這把劍是那位道長尋找當時很著名的鑄劍師所鍛造而成,有別於一般法壇使用的七星劍,但由於年代久遠,可以看得出來劍身檀木部分已有剝落和裂縫出現。一般的鑄劍法過去都使用灌注,因此比較沒有彈性,所以碰到硬物,容易斷損。
 
  師父這把七星劍是用南方所產的鋼材鍛造,比較有彈性,並且舞弄起來虎虎生風,那次師父在庭院裡古木參天的榕樹下揮起那把手上的七星劍,令我不覺想起了蘇渙的一首詩,雖然他是在形容草聖懷素,但當時的師父舞劍的那股神帥勁只能用「興來走筆如旋風⋯⋯忽如裴旻舞雙劍,七星錯落纏蛟龍⋯⋯西河舞劍氣凌雲,孤蓬自振唯有君」,師父固然平日裡和懷素的那份不拘散放大不相同,懷素以書明志經常在酩町大醉之時,下筆立就如萬蛇竄動、如有神助,而師尊平日滴酒不沾,唯好品茶,每當好茶入喉,師尊便會詩興大發或是暢談年少時求道之種種,生平第一次看到師父如此俐落顧盼自雄的英姿,不覺感篆五中,事後和幾位年長的同道便再度央求師尊授予劍法,其實在這之前我便予曾經習過三才劍,驚虹劍和武當太極劍但關於師尊所舞這套劍看完之後除了心中大呼過癮之外,但那股劍氣從未見過,私人認為這完全是劍的主人已經達到氣劍合一,才可以如此出神入化,劍氣所過之處有如萬馬奔騰滿的落葉飛舞得半天高,剎是好看,心中暗自決定一定要好好習好這套劍術。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師尊點頭首肯從此之後,大約有一年多的時間隨著師尊的空閒,我們共有七位門徒學習此套師尊在天師洞所習得的劍法。- 王薀老師

 

 

作者  :

參研中外哲學、心理學及各派理論學說,並涉獵東西洋各式繪畫技巧、音樂、占卜、氣功、瑜珈、健身等。曾受聘為諸多企業之管理顧問,也是各類暢銷書作家,著有跨類別著作等三十餘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鼓舞現代人心,是一位融合東方文化傳統精髓及現代西方世界觀的心靈導師。

 

出版著作如下 :

  • 心理勵志類-《發現生命的曙光》、《重生-生命中都必須有一次》
  • 人文史地類-《力量-重生之後》、《絕對》
  • 健康生活類-《靜坐-這一檔子事》、《靜坐這一檔子事2-導引功法》
  • 人文科學類-《隱藏在心經背後的故事》、《這,也是金剛經的重點》、《觀音-最具丈夫相的女性》、《如何不落中陰-生死自在》
  • 華文創作類-《茶堂》、《阿賴耶之人狐傳奇》、《建盞‧茶談》
arrow
arrow

    王薀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