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最極致的特色在於遠離兩邊,直入絕對,所以他是以
目前分類:深研佛理有保庇 (35)
- Jul 01 Fri 2016 08:02
【一切唯心所造】
- May 09 Mon 2016 07:02
《觀音菩薩對你所做的身心微調美容術》
找一個你認為既安心又安全的靜處,把這段時間所承受
再度想像觀音菩薩放光,光中存在著擁有這世界上全部
最後,面前的慈悲觀世音菩薩,放射出第三次的光,這
感恩留言/分享,歡迎來主頁按讚訂閱📢📢📢
☀尊重版權,圖文請勿重製或修改☀
- Apr 23 Sat 2016 16:34
【 鸚鵡習唱也是禪? 】
隨著佛法西漸的緣故,這半個世紀來佛法在西方的興盛,不亞於在亞洲。無論是南傳的佛教,或者是藏傳佛教,乃至於中國的禪宗,都在世界各地燃起了未曾有過的火炬。記得某一年受邀到美國西岸,交流於一處禪學中心,該中心的和尚是位韓籍的出家眾,在美國西岸據說頗有禪名,從學者絡繹不絕。
- Apr 13 Wed 2016 16:39
【 大乘小乘本一家】
一天來了幾位越南的比丘,過去他們都是依靠四諦、十二因緣為解脫所依,其中有兩位比丘,在美國西雅圖成立精舍,接觸了許多大乘的佛教,因此所言談的內容較以往一些南傳和尚略有不同,所以我也頗願意據我所知,和其交流。
- Apr 02 Sat 2016 17:39
【 打造一座人間淨土 】
大約二十年前的夏天,幾位道友的邀約,一直要去目睹
- Mar 13 Sun 2016 10:27
【 帶領自己離開痛苦的是誰? 】
- Mar 12 Sat 2016 16:42
【向彩虹學習】
印度八十四個最有成就的大師,其中一位叫做甘嘎努巴上師,他本來有一位生死與共的太太,兩人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佛的日子,共同擁有過絢爛美好的人生。沒想到好景不常,太太突然往生,他痛不欲生,守候在墳墓上,可是卻也回天乏術。這時候巧遇了他的上師,問他這麼長時間守候著墳墓幹什麼?甘嘎努巴回答說,這世界上沒有人比我更痛苦,我失去了我最鍾愛的太太。這位上師就勸慰他說:「有生便有死,人世上一切聚集的都是無常,所有的遭遇都是輪迴,你現在抱著一個屍體,就好像抱著一塊石頭一樣,是沒有意義的,你需要解脫修行,才是治療你根本痛苦的所依處。」甘嘎努巴就祈求上師,把解脫輪迴的密法傳授給他,也同時傳授給他殊勝的靜坐法門。依教奉行之後,六年裡面,他把對太太的執著全部融合在樂空無二之中,淨化了心中所有的妄念,最後遠離一切顛倒夢想,即身成就。
- Mar 11 Fri 2016 09:08
《大象和兔子的差別》
永嘉禪師氣派萬千,是我私淑仰慕的菩薩,曾經有說過
- Mar 10 Thu 2016 09:04
《流不盡的法乳》
- Mar 06 Sun 2016 17:41
【念茲在茲便是通往開悟的鑰匙】
之前有一位法國的哲學博士,他對禪宗極度有興趣,也去過韓國、日本參訪諸多名師。一日,有弟子偕他來講堂見我,他說他把鈴木大佐禪學的書全部都看過了,但是他是未能明白他平日有配合念阿彌陀佛,他說他有一個問題,如果明心見性之後是念還是不念?我便問他:「你的念,是口字邊的唸,還是念茲在茲的念,還是念而無念的念?」他沒有回答我,我接著繼續提出我的看法:「參禪的目的,是為了看見自性,如果你一旦開悟見性,還會有這個問題嗎?即心即佛,還要念什麼佛?佛性十方都有,你還要去往何處?」
- Mar 04 Fri 2016 16:39
【帶領自己離開痛苦的是誰?】
- Feb 25 Thu 2016 16:30
【你真的回不去了嗎? 】
電影《虛擬天后》中有一句話我覺得滿有意思:「我能回到原來嗎?」「原來已經回不去了。」根據經典上面所說,人類原來不是居住在地球,是來自於光音天。我們都是天人,但是為什麼會墮落?主要的原因來自於無明,但是無明的根本又是什麼?貪執過度、無明火過大,自以為是的主觀,無來由的傲慢,從來不會發自內心地真正相信他人。
- Feb 19 Fri 2016 08:00
【十方皆是淨土】
有許多參禪的同修,許多年來一直有問到同樣一個問題,便是說念佛的人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修密宗的人可以到奧明天淨土,修藥師法門的人可以到東方淨琉璃世界,惟獨沒有聽說參禪的人究竟他的淨土是在哪裡?假如今生沒有得到開悟,會不會墮落呢?
- Feb 16 Tue 2016 18:29
【解脫的心比金沙值錢】
釋迦牟尼佛對須菩提講:「如果這個世界上,無論是男眾或女眾,他們用像印度恆河邊的沙一般不可數的身體和他們的性命要來做布施,和假如有人可以讀誦、信解奉持《金剛經》,即便只是短短的四句偈而已,除了自己念誦以外,同時也介紹他人持誦,或者講解給他人聽,這兩種雖然都有功德,但是最大的功德便是能夠信受奉行《金剛經》佛陀所開演的經偈。」
- Jan 18 Mon 2016 08:00
【密修者的故事】
- Jan 17 Sun 2016 09:00
【 淨土的開頂法門】

- Jan 16 Sat 2016 11:00
【 百忍頭上百把刀】

- Jan 07 Thu 2016 16:30
【 自古神僧出少年 】

- Jan 03 Sun 2016 16:00
【 如何結下好因緣 】
- Dec 29 Tue 2015 18:30
【 國家的幸運,個人的幸福是什麼? 】
大多數人都認為學佛的人才要遵守五戒十善,這個觀念其實是不對的,也是自私的。依據佛教的基本理念,甚至於基督教、天主教,所教導子民的也絕對不會離開這十個基本原則。只要是健康的人,自己本來就應該對自己承諾,時時刻刻不會去做出傷天害理、損人不利己的行為,也絕對不會去為了貪圖私欲或口腹,直接親自手刃無反抗力量的弱勢動物。只要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都知道,不屬於自己個人的任何物品或財物,乃至於一張紙、一枝筆,也都必須要徵詢它的主人之後才能取用。